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2023-04-28 天奇生活 【 字體: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

  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span>

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瘍蓚€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F(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

趙惠文王說:“好吧?!庇谑峭V钩霰ゴ蜓鄧?。

鷸蚌相爭的寓意

  《鷸蚌相爭》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鉆空子。

  做人要學會忍讓,否則兩敗俱傷只能讓第三方得利。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鷸蚌相爭》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蹦酥?。

  《鷸蚌相爭》注釋

  1、方:剛剛。

  2、蚌(bàng):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3、曝(pù):曬太陽。

  4、支:抵觸,即相持、對峙。

  5、鷸(yù):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6、箝:通假字,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7、喙(huì):嘴,專指鳥獸的嘴,在這里指的是鷸的嘴。

  8、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9、即:就,將會。

  10、謂:對……說。

  11、出:指鷸的喙被夾住后拔不出。

  12、舍:放棄。

  13、相舍:互相放棄。

  14、并:一起,一齊,一同。

  15、禽:同“擒”,捕捉,抓住。

  《鷸蚌相爭》說明什么道理

  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鷸蚌相爭》創(chuàng)作背景

  《鷸蚌相爭》出自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戰(zhàn)國策》,原作者不明,一般認為非一人之作。資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戰(zhàn)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記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結構發(fā)生巨變,最有代表性的是作為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繼承者和新興社會思想的代表者的士人階層的崛起。思想和文化方面也產生了劇烈的動蕩,宗法制解體,世卿世祿的世襲社會向俸祿制的官僚社會過渡。

  各諸侯國君和貴族們也都希望自己或立為霸主,或成就功名。各國在政治軍事外交上或合縱,或連橫,明爭暗斗,一直不斷地反復地進行斗爭。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軍事科學和戰(zhàn)略思想,外交戰(zhàn)略和策略方針應運而生,而設計或運作這些思想和策略的合縱連橫的游說之士登上了歷史舞臺,左右了戰(zhàn)國中后期的各諸侯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

  這些游說之士抓住歷史機遇和主君的心理進行各種游說,他們的說辭普遍具有注重飾詞,喜好激揚,崇尚鋪張的特點。目的是要破壞各諸侯國間的均勢,摧毀原有的社會秩序,成就自己的理想或事業(yè)。

  各家各派講學興盛,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政治、闡述哲理,各家之間也相互批判辯論,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這種氛圍也成為了謀臣策士進行游說的一大助力。

  《戰(zhàn)國策》的原稿或者說原始資料很可能就是這些游說的個人或團體使用的教材或講稿,內容就是如何在特定的條件下,甚至在對象頑固堅持己見的情況下,說服他們接受自己的意見。

  《鷸蚌相爭》作者介紹

  劉向,原名劉更生,字子政,沛郡豐邑(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漢朝宗室大臣、文學家,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劉邦異母弟)之玄孫,陽城侯劉德之子,經學家劉歆之父,中國目錄學鼻祖。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zhàn)國策》《五經通義》。編訂《楚辭》,聯(lián)合兒子劉歆共同編訂《山海經》。

  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zhàn)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為主要特色,作品收錄于《劉子政集》。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是什么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是什么
《鷸蚌相爭》原文翻譯:以前,趙國準備攻打燕國,這時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突然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而這時有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立馬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日不下雨,明日不下雨,遲早干死?!焙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餓死你?!眱蓚€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和寓意
鷸蚌相爭的文言文翻譯: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F(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

夸父追日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譯 夸父追日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譯大全

夸父追日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譯 夸父追日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譯大全
《夸父追日》原文翻譯:夸父與太陽賽跑,一直追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很渴,想要喝水,便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和渭水的水不夠,便去往北邊大湖喝水。但還沒走到大湖,他就在半路因為口渴而死。而他手中丟棄的手杖,就此化作了桃林。

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的由來和寓意:在正月十四這一天,由漢武帝抽了一簽,叫東方朔進行解說,東方朔解說的結果是,長安城恐怕大亂,因為正月十六會有大火燒身,漢武帝讓東方朔想出一個辦法,東方朔就告訴漢武帝說,要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在長安城內掛上紅紅的燈籠,還要吃元宵。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就是這么來的。

呂蒙正不為物累的文言文翻譯 呂蒙正不為物累文言文翻譯

呂蒙正不為物累的文言文翻譯 呂蒙正不為物累文言文翻譯
呂蒙正不為物累的文言文翻譯:呂蒙正憑借寬厚成為宰相,宋太宗趙光義特別知遇關照。有一個朝中的官吏,家里收藏了一把古鏡,他說能照二百里,想通過呂蒙正的弟弟把古鏡送給他以博取賞識。他弟弟找個機會裝作閑談提到這件事。呂蒙正笑道:“我的臉不過碟子大,怎么用得著照二百里的鏡子呢?”他弟弟聽后也就不再說什么了。

孔子論孝的文言文翻譯完整版 孔子論孝文言文翻譯

孔子論孝的文言文翻譯完整版 孔子論孝文言文翻譯
孔子論孝的文言文翻譯: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