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社戲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社戲中的寫作手法

2020-04-24 天奇生活 【 字體:

  《社戲》運用了情景結合和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結合語言和行動,確切地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活動。

6693c446c25f7dd9.jpg

  《社戲》主要內(nèi)容

  作者通過在大都會看京戲的描寫,展現(xiàn)了那里丑惡的社會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際關系,表達了作者對都市戲園情景氣氛及人際關系的厭惡和不滿。

  描寫鄉(xiāng)下生活的時候,卻可以感受到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情趣。作者抨擊都市劇場,盛贊農(nóng)村社戲,表達了他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憎厭。

  全文將鄉(xiāng)下和城市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熱誡友好、平等和諧的人情人際關系的向往。

d759227331123a08.jpg

  《社戲》簡介

  《社戲》是現(xiàn)代文學家魯迅寫于1922年的短篇小說,收入小說集《吶喊》中。作者以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經(jīng)歷為依據(jù),用第一人稱寫了“我”20年來3次看戲的經(jīng)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和對農(nóng)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社戲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社戲中的寫作手法

社戲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社戲中的寫作手法
《社戲》運用了情景結合和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結合語言和行動,確切地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活動。

愛蓮說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愛蓮說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愛蓮說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愛蓮說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主要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進行寫作?!稅凵徴f》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其中作者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歌頌蓮花的高貴品質,同時也是對自己潔身自愛人品的表達。

贈劉景文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贈劉景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贈劉景文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贈劉景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贈劉景文》中,一共運用了兩種修辭手法,一種是對偶的修辭手法,另一種是比喻的修辭手法。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句詩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意思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日出江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日出江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應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話運用了“比喻”以及“對偶”的修辭手法。作者在詩中用“火”來比喻“花”,而“日出”和“春來”、“江花”和“江水”、“紅勝火”和“綠如藍”一一對應,原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的《憶江南》一詩中。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運用的寫作手法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運用的寫作手法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這句詩運用了暗喻的寫作手法,用“豆蔻”含苞待放的情狀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表現(xiàn)出少女的嬌艷與美好,襯托出正處芳齡的女子的美好姿態(tài)。

夏日絕句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夏日絕句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夏日絕句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夏日絕句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夏日絕句》運用了借古諷今、抒發(fā)悲憤的寫作手法,是宋代詞人李清照的五言絕句,原文是:“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币馑际牵荷鷷r應當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