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是什么意思

2021-01-12 天奇生活 【 字體: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凡是讀書都應該先熟讀,達到書中的話語都好像是出自自己的口中一樣。這句話出自宋代朱熹的《訓學齋規(guī)》,強調(diào)讀書應該讀到弄懂其真正含義為止。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

  《訓學齋規(guī)》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至于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舍于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于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于公論而無以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jié)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此觀書之法也。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叭健敝?,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

  譯文

  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里面的話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口。進一步就仔細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對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論紛亂錯雜的,就也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當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單獨列為一說,順著文章的思路去想,來驗證它思路的通暢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別沒有明顯含義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學說相比較道理就已經(jīng)自動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然后尋求它的道理的穩(wěn)妥,來考證它的正確或錯誤,好像是對其實是錯的,也將被公眾承認的說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況下慢慢地停下來看,處理靜止狀態(tài)觀察動態(tài)的,像攻擊堅硬的木頭,先攻擊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擊它的關鍵之處;像解開纏亂在一起的繩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暫且放在那兒慢點去處理它。這就是看書的方法。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

  凡是讀書,必須先整理好讀書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凈平穩(wěn),把書冊整齊地放在桌子上,讓身體坐正,面對書冊,仔細從容地看清書上的文字,仔細清楚地朗讀文章。必須要讀的每個字都很響亮,不可以讀錯一個字,不可以少讀一個字,不可以多讀一個字,不可以讀顛倒一個字,不可以勉強硬記,只要多讀幾遍,就自然而然順口而出,即使時間久了也不會忘記。古人說:“書讀的遍數(shù)多了,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xiàn)出來?!本褪钦f書讀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緊。心已經(jīng)到了,眼口難道會不到嗎?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zhì)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是什么意思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是什么意思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意思:凡是讀書都應該先熟讀,達到書中的話語都好像是出自自己的口中一樣。這句話出自宋代朱熹的《訓學齋規(guī)》,強調(diào)讀書應該讀到弄懂其真正含義為止。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翻譯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的意思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翻譯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的意思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的翻譯是:我來到這里,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閑適。出自歐陽修的《豐樂亭記》。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翻譯 種樹郭橐駝傳原文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翻譯 種樹郭橐駝傳原文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翻譯:搖晃樹根來看它是否栽結(jié)實了。“搖其本以觀其疏密”出自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傳記作品《種樹郭橐駝傳》,以樹喻人,講述了種樹育人、治國養(yǎng)民的道理,批評當時唐朝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行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吾誰欺欺天乎的翻譯 吾誰欺欺天乎句式

吾誰欺欺天乎的翻譯 吾誰欺欺天乎句式
“吾誰欺欺天乎”的翻譯是我欺騙誰,欺騙老天嗎?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論語·子罕》,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翻譯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什么意思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翻譯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什么意思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的意思是:你們知道我非常厭惡這種行徑。“汝曹知吾惡之甚矣”原句是: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jié)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意思是:你們知道我非常厭惡這種行徑,這是我一再強調(diào)的原因。就像女兒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誡的一樣,我希望你們不要忘記啊?!?

鴻鵠傳書源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鵠傳書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鵠傳書源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鵠傳書出自哪個歷史故事
鴻鵠傳書源自“蘇武牧羊”的故事。在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后被扣留,流放到北海放羊數(shù)十年;后來漢匈和親,漢朝使者要求釋放蘇武,而單于謊稱蘇武已死;同蘇武一起被扣留的副使?;莅烟K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讓漢使對單于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大雁,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蘇武未死。單于無法抵賴,只得把蘇武放回漢朝。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