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里

2022-03-22 天奇生活 【 字體: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王充《論衡》。原句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墩摵狻肥峭醭涞拇碜髌?,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里

  《論衡》共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被稱為“奇書”。公元189年蔡邕來到江東,看到《論衡》一書如獲至寶,密藏而歸。蔡邕的友人發(fā)現(xiàn)他自江東回來以后,學(xué)問突有大進,猜想他可能得了奇書,便去尋找。果然在他帳間隱蔽處發(fā)現(xiàn)了《論衡》一書,便搶了幾卷就走。蔡邕急忙叮囑:“此書只能你我共讀,千萬不要外傳”。友人讀后亦稱“真乃奇書也”。


猜你喜歡

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口罩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第一只口罩是誰發(fā)明的

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口罩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世界上第一只口罩是誰發(fā)明的

2023-11-18
19.4萬
古人有銀行嗎 古人怎么存錢

古人有銀行嗎 古人怎么存錢

2023-05-18
9.3萬
古人會避孕嗎 有哪些避孕方式

古人會避孕嗎 有哪些避孕方式

2023-05-18
19.6萬
古人如何避暑 古人避暑有哪些

古人如何避暑 古人避暑有哪些

2023-05-18
19.3萬
元宵節(jié)為什么不是法定節(jié)假日 為何元宵節(jié)不是法定節(jié)假日

元宵節(jié)為什么不是法定節(jié)假日 為何元宵節(jié)不是法定節(jié)假日

2023-03-06
12.1萬
趙高居然不是太監(jiān) 趙高原來不是太監(jiān)

趙高居然不是太監(jiān) 趙高原來不是太監(jiān)

2023-03-06
18.3萬
朱元璋的錦衣衛(wèi)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的錦衣衛(wèi)可怕嗎

朱元璋的錦衣衛(wèi)究竟有多可怕 朱元璋的錦衣衛(wèi)可怕嗎

2023-03-06
11.1萬
古代寒門的門檻有多高 古代寒門的門檻到底有多高

古代寒門的門檻有多高 古代寒門的門檻到底有多高

2023-03-06
15.5萬
古代放假為什么會比現(xiàn)在多 古代放假有哪些節(jié)日可放

古代放假為什么會比現(xiàn)在多 古代放假有哪些節(jié)日可放

2023-03-06
16.1萬
大唐“耙耳朵”第一人是誰 誰是大唐“耙耳朵”第一人

大唐“耙耳朵”第一人是誰 誰是大唐“耙耳朵”第一人

2023-03-06
8.9萬
熱門推薦
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里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里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王充《論衡》。原句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墩摵狻肥峭醭涞拇碜髌?,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知屋漏者在宇下是誰寫的哪個朝代

知屋漏者在宇下是誰寫的哪個朝代
知屋漏者在宇下是王充寫的東漢時期?!爸萋┱咴谟钕隆背鲎酝醭涞摹墩摵狻?,全句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意思是:知道這個房子漏水的人,就住在這個房子里面;知道施政有所缺失的人,就是民間的老百姓;知道知道儒家經(jīng)書之誤的,正是讀著諸子百家書的學(xué)子。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一句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一句是什么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一句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一句是什么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下一句是:船遲又遇打頭風。出自明末文學(xué)家馮夢龍的《醒世恒言》第一卷。這句話的意思是:屋子漏了,可是偏偏又趕上連夜下雨。船本來就遲到了,但是又趕上逆風航行。比喻處在一個不好境遇的情況下,又遇到了一連串的禍事。引申為本來已經(jīng)夠倒霉了,但恰巧還有火上澆油的更大的打擊。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一句

屋漏偏逢連夜雨下一句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下一句是:船遲又遇打頭風。這句話的意思是:屋頂漏水,又偏偏趕上連夜下雨的天氣。船本來就來遲了,又趕上逆風航行?!拔萋┢赀B夜雨”出自明末文學(xué)家馮夢龍的《醒世恒言》。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的意思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的意思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的意思:房子漏了,可又偏偏趕上連夜下雨。船來遲了,又趕上迎面吹來的風。“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這句俗語一般比喻禍不單行。該句出自明末文學(xué)家馮夢龍所作的《醒世恒言》中的一句話。

西湖網(wǎng)紅湯屋在哪里

西湖網(wǎng)紅湯屋在哪里
西湖網(wǎng)紅湯屋在杭州市西湖區(qū)下滿覺隴29號,因酷似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里的“湯屋”而成為網(wǎng)紅。小樓古色古香,與周邊房子風格完全不同。襯著層層疊疊的茶園,這幢別具一格的小樓,特別醒目。從外觀看,小樓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屋檐上的磚瓦似乎泛著一層青苔,頗具古風。遠遠看去,確實有種日本建筑的風格。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