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翻譯

2022-09-20 天奇生活 【 字體:

  之的意思:活字模。整句的意思為: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該句出自北宋官員、科學家沈括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活板》,這篇文章是關于北宋平民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記錄,詳細記載了活板制作與印刷的過程,通過沈括的介紹,活板的面貌在讀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現(xiàn)。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意思

  《活板》原文

  活板

  北宋·沈括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活板》翻譯

  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廣泛使用。從五代時馮道雕版印《五經(jīng)》開始,以后的典籍,就都采用刻版印刷了。

  慶歷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創(chuàng)造了活版印刷。他的方法是用膠泥刻字,像銅錢的邊緣那樣厚薄,每一個字做成一個印,用火燒使它堅硬。先準備一塊鐵板,在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之類的東西覆蓋,要印的時候就把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將字密密地排上。排滿一鐵框為一板,拿著放在火上烘烤,待松脂、蠟等逐漸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在上面,這樣鐵板上的字印就像磨刀石一般平整了。

  如果只印兩三本的話,還不算簡便,如果印數(shù)十、成百上千本,就極為神速了。通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板在印刷,一塊板進行排字,這塊板剛剛印完,第二塊板已經(jīng)排好。兩塊板交互使用,瞬息之間就可以完成。

  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例如“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是為了準備一塊板內(nèi)有重復的字。不用的時候,就用紙貼好標簽,每一個韻的字作為一個標簽,用木格把字印儲存起來。遇到平時未曾準備的生僻字,就馬上刻制,用草火燒,轉眼間就能用了。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為木材紋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時木材和藥料相粘,難以取下來。不如燒泥制印,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藥熔化,用手拂拭,字印就自然落下來,完全不沾藥料。

  畢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子侄們得到了,至今珍藏著。

  《活板》注釋

  1、活板:選自《夢溪筆談》卷十八,題目是后人加的?;畎?,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

  2、板?。褐傅癜嬗∷?。

  3、盛為之:大規(guī)模地做。之,指“版印書籍”。

  4、馮瀛王:即馮道(882—954),字可道,瀛洲景城(今河北滄縣西)人,歷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是中國古代大規(guī)模官刻儒家經(jīng)籍的首倡者。后唐明宗長興三年(932),馮道和李愚向朝廷建議刻印五經(jīng)發(fā)賣。

  5、已:已,同“以”。

  6、板本:版印書籍,相對于抄本而言。

  7、慶歷:宋仁宗趙禎年號(1041—1048)。

  8、布衣:平民。

  9、畢昇(?—約1051):蘄州蘄水直河鄉(xiāng)(今屬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發(fā)明家,首創(chuàng)活字印刷術。

  10、錢唇:銅錢的邊緣。

  11、令:使。堅:硬。

  12、和(huò):混合。

  13、冒:覆蓋。

  14、鐵范:鐵制的框子。

  15、持就火煬(yáng)之:把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接近。煬,烘烤。

  16、藥:指上文說的松脂、蠟等的混合物。

  17、镕:同“熔”,用高溫使固態(tài)物質轉變?yōu)橐簯B(tài)。

  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鐵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19、未為簡易:不能算是簡便。

  20、自:另自,另外。

  21、布字:排印。

  22、具:準備(好了)。

  23、更(gēng)互:交替,輪流。

  24、就:完成。

  25、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把字按韻分類,分別放在木格里。貼,一作“帖”。

  26、奇字:生僻字。

  27、旋:立刻。

  28、以:用。為:做,制作。之:活字模。者:....的原因。

  29、文理:紋理、質地。

  30、不可取:拿不下來。

  31、燔(fán):燒。

  32、訖(qì):完畢。

  33、殊不:一點也不。殊,根本。自落:自然落下來。

  34、群從(cóng):古代稱侄子為“從子”,這里指子侄輩。從,指比自己小的或晚的子侄輩。

  35、寶藏(cáng):珍藏。

  36:則:就。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意思

  《活板》賞析

  《活板》是一篇介紹活字印刷術的科普說明文,它的說明對象就是活板?!痘畎濉分械摹盎睢笔腔钭钟∷⒌闹饕獌?yōu)點,是活字印刷的特征。作者沈括正是抓住了這個“活”字來進行說明的,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說明:

  其一,以《活板》命題,以“活”字總領全文。抓住了“活”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綱。

  其二,緊緊扣住“活”字安排說明順序。文章開頭由雕板談及畢異發(fā)明了活板,接著就介紹“其法”,這個“法”就是活字印刷的過程和方法,是按照程序順序(亦稱時間順序)進行介紹的。其工作程序是: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在介紹活字印刷的方法和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一個“活”字,而字里行間,卻無不在說明一個“活”字。

  “每字為一印”,字印獨立,不像雕版那樣所有的字都死死地雕在一塊板,可見使用靈活;“有奇字素無備者,旋(用膠泥)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足見制字取材容易,簡便靈活;字數(shù)少則“每字為一印”,多則“二十余印”,無則“旋刻之”,可謂機動靈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謂快速靈活;拆版時,“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何等輕省靈活……一個“活”字,貫穿了活版印刷的全過程。

  其三,使用對比說明方法,突出一個“活”字。文章一開頭提及雕版印刷,意在將雕版的死板同活版印刷的靈活作鮮明的對比,使這種對比方法貫穿在全文的說明之中,突出活版印刷的優(yōu)越性,這是頗具匠心的。在介紹活版印刷的工作程序里,雖然沒有提到雕版,但在介紹活版印刷優(yōu)點之中,無不暗示出雕版印刷的缺陷——死板以致少、慢、差、費。

  《活板》一文正是抓住了“活”字,才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板》創(chuàng)作背景

  《活板》創(chuàng)作于北宋年間,當時經(jīng)濟發(fā)達,科學技術水平發(fā)展迅速,沈括是北宋時期的科學家,與活版印刷術的發(fā)明者畢昇基本上同時代,且親眼見過由自己的侄輩珍藏的活字,其記載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活板》作者介紹

  沈括,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仁宗嘉祐進士。熙寧五年(1072)提舉司天監(jiān),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出使遼國,次年任翰林學士。后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元豐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樂城(今陜西米脂西),連累坐貶。晚年居潤州,筑夢溪園,撰《夢溪筆談》。著述傳世的尚有《長興集》等。

參考資料:

1、(北宋)沈括著;景菲編譯;支旭仲主編.夢溪筆談[M].西安:三秦出版社,  |  2、周嘯天主編.古文鑒賞[M]:四川辭書出版社  |  3、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唐宋散文[M]: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185-186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翻譯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之的翻譯
之的意思:活字模。整句的意思為: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該句出自北宋官員、科學家沈括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活板》,這篇文章是關于北宋平民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記錄,詳細記載了活板制作與印刷的過程,通過沈括的介紹,活板的面貌在讀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現(xiàn)。

不以木為之者翻譯 不以木為之者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翻譯 不以木為之者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翻譯: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該句出自北宋官員、科學家沈括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活板》,這篇文章是關于北宋平民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記錄,詳細記載了活板制作與印刷的過程,通過沈括的介紹,活板的面貌在讀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現(xiàn)。

不以木為之者的翻譯 不以木為之者的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的翻譯 不以木為之者的意思
不以木為之者的翻譯: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該句出自北宋官員、科學家沈括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活板》,這篇文章是關于北宋平民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的最早記錄,詳細記載了活板制作與印刷的過程,通過沈括的介紹,活板的面貌在讀者面前得以清晰地展現(xiàn)。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翻譯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翻譯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教育,也就是培養(yǎng)、發(fā)揚學生的長處,而補救、避免學生的短處。該句出自《禮記》中《學記》一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文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意思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出自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意思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出自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意思是: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安换既酥患褐疾恢艘病背鲎浴墩撜Z·學而》,這句話是孔子對君子品行的要求。

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全文翻譯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全文翻譯揭示了什么意思

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全文翻譯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全文翻譯揭示了什么意思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的全文翻譯:渤海神若說:“對井里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于大道理的問題,是由于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