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出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和出處

2022-11-21 天奇生活 【 字體:

  翻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為政》,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出處

  《論語·為政》賞析

  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論語》創(chuàng)作背景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論語》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chuàng)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并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出處

  《論語》作者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大成至圣先師”。

  孔子開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還是合數 質數是什么

25是質數還是合數 質數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有 因數的定義

28的因數有 因數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 因數和乘數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 因數和乘數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 33的因數有幾個

33的因數 33的因數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出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和出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出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和出處
翻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為政》,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翻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翻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
翻譯: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該句出自《論語·為政》,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范疇的進一步闡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注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和注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及注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翻譯和注釋
翻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注釋: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險。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意思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翻譯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意思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翻譯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意思:所以不用打仗,誰強誰弱、誰勝誰敗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該句出自蘇洵政論文代表作品《六國論》?!读鶉摗诽岢霾⒄撟C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辟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譯 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翻譯

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譯 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的翻譯
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翻譯: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學射箭。該句出自《列子·湯問》中的一則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故事中人物個性鮮明,好學的紀昌在名師飛衛(wèi)的指導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射箭高手。這則寓言表達了在良師的引導下,要刻苦學習,有恒心,有毅力,終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的翻譯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什么意思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的翻譯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什么意思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的意思是:與其一味地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當作物一樣蓄養(yǎng)起來而控制著它呢?這句話出自《荀子·天論》,有力地否定了當時的各種迷信,強調了人力的作用?!盾髯印肥俏覈娜寮覍W說代表作之一,這本書主要揭示了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有其客觀規(guī)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