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教育 > 正文

楚人有擔山雞者文言文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翻譯

2021-12-20 天奇生活 【 字體:

  《楚人有擔山雞者》翻譯:楚國有個挑著山雞的人,一個路人問:“這是什么鳥?”挑擔的人騙路人說:“是鳳凰?!甭啡苏f:“我聽說過鳳凰好久了,今天真的見到了。你要賣嗎?”楚國人說:“是啊?!甭啡私o他很多銀子,他不賣,要求加倍,待加倍后,才賣給了路人。路人想將山雞獻給楚國的大王,結果過了一夜,山雞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錢,只可惜不能把“鳳凰”獻給大王。

楚人有擔山雞者文言文翻譯

  楚國的人們聽說了,都在紛紛傳說,都以為是真的鳳凰,才會花那么多的錢買來獻給大王,于是這件事被楚王聽說了。楚王被那個路人的行為感動了,于是把他召去賞賜了好多的東西和錢,路人得到的比買山雞的錢多了何止十倍。

楚人有擔山雞者文言文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原文

  楚人有擔山雞者,路人問曰:"何鳥也?"擔者欺之曰:"鳳凰也。"路人曰:"我聞有鳳凰久矣,今真見之。汝賣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與;請加倍,乃與之。方將欲獻楚王,經宿而鳥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悵不得以獻楚王。國人傳之,咸以為真鳳而貴,宜欲獻之。遂聞于楚王。王感其欲獻己也,召而厚賜之,過于買鳳之直十倍矣。

楚人有擔山雞者文言文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啟示

  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不辨真?zhèn)?,或用作有所奉獻的自謙、自嘲之詞。唐李白《贈從弟冽》:“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绷韰⒁妱游锊俊わw禽“楚郊鳳”、動物部·飛禽“楚客山雞”。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2024-06-03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2024-06-03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2024-06-03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2024-05-31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2024-05-31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2024-05-30
13.9萬
25是質數還是合數 質數是什么

25是質數還是合數 質數是什么

2024-05-30
11.1萬
28的因數有 因數的定義

28的因數有 因數的定義

2024-05-30
13.8萬
32的因數 因數和乘數是否相同嗎

32的因數 因數和乘數是否相同嗎

2024-05-30
11.9萬
33的因數 33的因數有幾個

33的因數 33的因數有幾個

2024-05-30
14.1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楚人有擔山雞者文言文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文言文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翻譯
《楚人有擔山雞者》翻譯:楚國有個挑著山雞的人,一個路人問:“這是什么鳥?”挑擔的人騙路人說:“是鳳凰?!甭啡苏f:“我聽說過鳳凰好久了,今天真的見到了。你要賣嗎?”楚國人說:“是啊。”路人給他很多銀子,他不賣,要求加倍,待加倍后,才賣給了路人。路人想將山雞獻給楚國的大王,結果過了一夜,山雞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錢,只可惜不能把“鳳凰”獻給大王。

三余讀書文言文及翻譯 “三余”讀書文言文翻譯

三余讀書文言文及翻譯 “三余”讀書文言文翻譯
三余讀書文言文及翻譯: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訥但好學。興平年間,關中李傕等人作亂,他與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將軍處。他們經常上山打柴背回賣錢(來維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時董遇都帶著書,有空閑就拿出書誦讀,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沒有改正。

促織文言文逐字翻譯 促織的文言文逐字翻譯

促織文言文逐字翻譯 促織的文言文逐字翻譯
促織文言文逐字翻譯:在明朝宣德年間,皇室愛好斗蟋蟀的游戲,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蟋蟀。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的。有個華陰縣的縣官,想巴結上司,把一只蟋蟀獻上去,上司試著讓它斗了一下,顯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級于是責令他經常供應??h官又把供應的差事派給各鄉(xiāng)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籠裝著喂養(yǎng)它,抬高它的價格;儲存起來,當作珍奇的貨物一樣等待高價出售。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譯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譯賦斂的意思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譯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譯賦斂的意思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意思是:誰知道苛捐雜稅的毒害比這種毒蛇的毒害更厲害呢!“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唐時永州的人以捕蛇為主業(yè)養(yǎng)家糊口,但作者通過民間訪查才得知:永州的人之所以捕蛇,是因為稅負太重的原因。

墨君堂記文言文及翻譯 墨君堂記的原文和翻譯

墨君堂記文言文及翻譯 墨君堂記的原文和翻譯
《墨君堂記》翻譯:大凡人們之間的稱呼,地位尊貴的就稱他為公,品行賢德的就稱他為君,再往下的人就稱為爾、汝了。有些公卿盡管地位尊貴,但天下人對他們只是表面敬畏,心里并不敬佩,因此當面稱他們?yōu)榫秊楣?,背地里稱他們?yōu)闋枮槿甏笥腥嗽?。只有王子猷稱竹為君,天下人都跟著稱為君而沒有異議。如今文與可又能用墨來畫出竹君的形態(tài),建造堂室來安置此君,又請我寫文章來歌頌竹君的品德,看得出文與可對于竹君,是何等偏愛了。

觀別者翻譯及賞析 觀別者的翻譯及賞析

觀別者翻譯及賞析 觀別者的翻譯及賞析
觀別者翻譯:排列在青青楊柳的路上,正在送別遠去的親人。是愛子宦游要去燕趙,高堂上還有他年邁的雙親。不離家無法把雙親奉養(yǎng),離家去又新憂殷殷。情意懇切地把兄弟囑咐,戀戀不舍地面對相送的鄉(xiāng)鄰。都門祖帳中飲過了餞行酒,從此就告別了親屬和友人。灑淚去追趕前面的同伴,懷著悲傷啟動遠行的車輪。賞析:此詩描繪了詩人所看見的一個離別的場景,抒發(fā)了詩人漂泊異鄉(xiāng)的苦悶與無奈之情。全詩描寫游子依依惜別的情景,句句傷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