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什么 揚子鱷在古代叫什么

2021-03-11 天奇生活 【 字體: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鼉,俗稱“土龍”。揚子鱷的身長一般1—2m,頭部扁平,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間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尾長而側(cè)扁,粗壯有力,在水里能推動身體前進,又是攻擊和自衛(wèi)的武器。其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眼睛呈土色。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什么

揚子鱷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現(xiàn)存數(shù)量非常稀少,已瀕臨滅絕。在古老的中生代,它和恐龍一樣,曾經(jīng)稱霸地球,后來,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絕滅了,而揚子鱷和其它一些爬行動物卻幸免于難。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什么

揚子鱷的故鄉(xiāng)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它的祖先曾經(jīng)是陸生動物,后來,隨著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迫使揚子鱷學(xué)會了在水中生活的本領(lǐng),所以,它具有水陸兩棲動物的特點和廣闊的活動天地。也許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成了生物進化史上的“老壽星”。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能找到早先恐龍等爬行動物的特征,因此,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什么

子鱷喜靜,白天常隱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有時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于半睡眠狀態(tài),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dāng)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fā)現(xiàn)食物時,就會立即將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躲避敵害或追捕食物。

猜你喜歡

立春后怎么養(yǎng)生最好 立春后吃什么養(yǎng)生

立春后怎么養(yǎng)生最好 立春后吃什么養(yǎng)生

2025-02-05
13.6萬
立春后曬背有什么好處 立春后曬背注意事項

立春后曬背有什么好處 立春后曬背注意事項

2025-02-05
12.1萬
走親戚為什么夫妻不能同房睡 不同地區(qū)走親戚習(xí)俗差異有哪些

走親戚為什么夫妻不能同房睡 不同地區(qū)走親戚習(xí)俗差異有哪些

2025-01-25
9.6萬
走親戚一般上午還是下午 走親戚時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jié)

走親戚一般上午還是下午 走親戚時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jié)

2025-01-25
8.8萬
走親戚送什么水果好 走親戚需要注意什么

走親戚送什么水果好 走親戚需要注意什么

2025-01-24
16.8萬
走親戚串門送什么禮物 走親戚有什么忌諱

走親戚串門送什么禮物 走親戚有什么忌諱

2025-01-24
8.1萬
健身雞胸肉蒸多久最嫩 健身人士怎么吃雞胸肉好

健身雞胸肉蒸多久最嫩 健身人士怎么吃雞胸肉好

2025-01-23
14.7萬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區(qū)別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故事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區(qū)別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故事

2025-01-23
10.2萬
花甲又加三七歲月是多少歲 年齡的表述方法有哪些

花甲又加三七歲月是多少歲 年齡的表述方法有哪些

2025-01-22
7.2萬
珠峰為什么不能過夜 攀登珠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珠峰為什么不能過夜 攀登珠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5-01-22
14.6萬
熱門推薦
相關(guān)推薦 更多 >>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什么 揚子鱷在古代叫什么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什么 揚子鱷在古代叫什么
揚子鱷在古代被稱為鼉,俗稱“土龍”。揚子鱷的身長一般1—2m,頭部扁平,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間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尾長而側(cè)扁,粗壯有力,在水里能推動身體前進,又是攻擊和自衛(wèi)的武器。其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眼睛呈土色。

話劇在五四之前被稱為 話劇在五四之前被稱作什么

話劇在五四之前被稱為 話劇在五四之前被稱作什么
話劇在五四之前被稱為文明戲,話劇就是一種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在19世紀末的時候傳入我國。一開始話劇并不叫話劇,作為舶來品的它最早是被稱為文明戲”或者是“新戲”。

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什么被稱為永久的中立國 永久中立國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

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什么被稱為永久的中立國 永久中立國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
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瑞士被稱為永久的中立國。維也納會議是從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間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一次歐洲各國的外交會議。這次會議由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提議和組織,除奧斯曼帝國外,所有歐洲國家都派了代表。此次會議,瑞士通過《維也納公會宣言》成為永久中立國,并得到《維也納公會決議書》等公約的認定。

霜降在古代的雅稱 霜降三候指什么

霜降在古代的雅稱 霜降三候指什么
霜降在古代被叫做杪秋,又被稱為“嚴霜”“霜刀”“霜劍”。霜降。霜降通常在每年公歷10月23日至24日交節(jié),在霜降節(jié)氣之后,深秋景象愈發(fā)明顯,冷空氣南下也變得越來越頻繁。然而,霜降并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jié)。

中國古代列方程的方法被稱為 中國古代列方程的方法叫什么

中國古代列方程的方法被稱為 中國古代列方程的方法叫什么
中國古代列方程的方法被稱為“天元術(shù)”,解方程稱為“開方術(shù)”。天元術(shù)是利用未知數(shù)列方程的一般方法,它首先要“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dāng)于“設(shè)x 為某某”,然后根據(jù)問題給出的條件列出兩個相等的代數(shù)式,最后通過類似合并同類項的過程,得出一個一端為零的方程。

元宵節(jié)在古代又稱為什么節(jié) 元宵節(jié)有什么習(xí)俗

元宵節(jié)在古代又稱為什么節(jié) 元宵節(jié)有什么習(xí)俗
在古代,“元宵節(jié)”又稱為“燈節(jié)”、“上元節(jié)”、“元夕”。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因為正月在農(nóng)歷是元月,“夜”稱為“宵”,所以,農(nóng)歷正月十五這一天就被稱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tǒng)民俗活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