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 天奇生活 > 生活 > 正文

糍粑的由來和意義 糍粑是怎么來的

2021-04-01 天奇生活 【 字體: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人們?yōu)榧o念守衛(wèi)楚國的將軍伍子胥衍生而來的一個古老習俗。伍子胥建城時,將大量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作為城墻的基石,也儲存好了備荒糧。后來每到豐年,人們就用糯米制成城磚一樣的糍粑來以此紀念他。糍粑口感香甜,有著團圓、甜蜜的意義。

糍粑的由來和意義

糍粑,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里用石錘或者蘆竹搗成泥狀制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南方各族小吃,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qū)流行的美食。主要是在重陽節(jié)的時候,作為節(jié)日食品供客人品嘗。

糍粑的由來和意義

糍粑是以糯米、土豆為主料,清浸泡后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臼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诟邢闾稹,F(xiàn)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飯泥用保溫性能好的特制鐵桶裝放,搖動把手,飯泥從圓孔鉆出。但凡有喜事,當?shù)厝硕家黾t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糍粑的由來和意義

糍粑捶搗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味道,喻示著生活能夠甜甜蜜蜜;全家一起打糍粑的清晨里,起得越早,代表著來年豐收越好;糍粑呈或大或小的圓形,喻示著吉祥和團圓。故而吃著圓圓的糍粑,就象征著全家能夠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猜你喜歡

立春后喝什么花茶 立春后飲食注意事項

立春后喝什么花茶 立春后飲食注意事項

2025-02-06
12.4萬
立春后還會冷多久 立春的氣候特點

立春后還會冷多久 立春的氣候特點

2025-02-06
11.8萬
立春后怎么養(yǎng)生最好 立春后吃什么養(yǎng)生

立春后怎么養(yǎng)生最好 立春后吃什么養(yǎng)生

2025-02-05
13.6萬
立春后曬背有什么好處 立春后曬背注意事項

立春后曬背有什么好處 立春后曬背注意事項

2025-02-05
12.1萬
走親戚為什么夫妻不能同房睡 不同地區(qū)走親戚習俗差異有哪些

走親戚為什么夫妻不能同房睡 不同地區(qū)走親戚習俗差異有哪些

2025-01-25
9.6萬
走親戚一般上午還是下午 走親戚時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jié)

走親戚一般上午還是下午 走親戚時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jié)

2025-01-25
8.8萬
走親戚送什么水果好 走親戚需要注意什么

走親戚送什么水果好 走親戚需要注意什么

2025-01-24
16.8萬
走親戚串門送什么禮物 走親戚有什么忌諱

走親戚串門送什么禮物 走親戚有什么忌諱

2025-01-24
8.1萬
健身雞胸肉蒸多久最嫩 健身人士怎么吃雞胸肉好

健身雞胸肉蒸多久最嫩 健身人士怎么吃雞胸肉好

2025-01-23
14.7萬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區(qū)別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故事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區(qū)別 小雁塔和大雁塔的故事

2025-01-23
10.2萬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更多 >>

糍粑的由來和意義 糍粑是怎么來的

糍粑的由來和意義 糍粑是怎么來的
兩千多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人們?yōu)榧o念守衛(wèi)楚國的將軍伍子胥衍生而來的一個古老習俗。伍子胥建城時,將大量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作為城墻的基石,也儲存好了備荒糧。后來每到豐年,人們就用糯米制成城磚一樣的糍粑來以此紀念他。糍粑口感香甜,有著團圓、甜蜜的意義。

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由來和寓意
元宵的由來和寓意:在正月十四這一天,由漢武帝抽了一簽,叫東方朔進行解說,東方朔解說的結果是,長安城恐怕大亂,因為正月十六會有大火燒身,漢武帝讓東方朔想出一個辦法,東方朔就告訴漢武帝說,要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在長安城內(nèi)掛上紅紅的燈籠,還要吃元宵。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就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就是這么來的。

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大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大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意義:是讓人明白作為一個人需要對人類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教育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作用,而教育又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等,這些教育加在一起對孩子的引導作用相當重要。

研學旅行的目的和意義 研學旅行的目的及意義是什么

研學旅行的目的和意義 研學旅行的目的及意義是什么
研學旅行的目的和意義:讓課本上的知識與現(xiàn)實連接了,讓歷史上的人物更充滿了“煙火氣”,變得可以觸摸,可以感覺。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追尋古人的足跡,尋訪歷史文化的遺蹤,當原本一些在課本上通過文字感知的景色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研學旅行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傳統(tǒng)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新內(nèi)容和新方式。

酒文化的傳承和意義 弘揚酒文化的意義

酒文化的傳承和意義 弘揚酒文化的意義
酒文化的傳承和意義: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chuàng)酒曲復式發(fā)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fā)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中國人性格本靦腆,不善于直接表達。而酒精則是一樣好東西,酒文化的核心意義:在于感情的交流在于細心之間的溝通。

除夕貼春聯(lián)的由來和寓意 貼春聯(lián)起源于什么時期

除夕貼春聯(lián)的由來和寓意 貼春聯(lián)起源于什么時期
春聯(lián)是繼承傳統(tǒng)習俗的重要體現(xiàn),它能夠增加節(jié)日氣氛,驅(qū)邪保平安,并寄托著人們的祈福愿望。春聯(lián)的雛形是“桃符”,最早以薄木板制成,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面畫有神像狻猊和白澤等神獸,下方則寫有左郁壘和右神荼等字樣。隨著時間的演變,桃符逐漸發(fā)展成為門神、年畫、春帖和春聯(lián)等兩大脈絡。畫神像主要是為了祛鬼辟邪,而寫春詞則是為了祈福和帶來吉祥。
友情鏈接